当前位置:首页>政法在线>公安在线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这本小本子,是祖国给我们的底气!”——警察老师进课堂带学生解锁护照里的家国密码。

来源:原创 浏览:2956 字号【

(通讯员:王佳 张秉毅)“警察老师,护照里真的藏着长城吗?”“出国的时候,它是不是能保护我们呀?”课堂一开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胜利路小学的孩子们就围着讲台,抛出一连串充满好奇的问题。

近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走进校园,带来《一本护照的诞生记:我的“世界通行证”与强大祖国》科普课,用孩子们听得懂、喜欢玩的方式,解锁出入境知识里的家国情怀。

紫外线下的“惊喜”,护照里的中国印记点燃自豪


“大家仔细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民警张秉毅拿起紫外线手电,对准手中的护照内页。随着光束移动,长城的蜿蜒轮廓、上海浦东的摩天大楼等标志性景观逐一显现,课堂上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哇”声。“我去过上海!这是东方明珠旁边的楼!”“我在课本里见过长城,原来护照里也有!”孩子们伸长脖子,争先恐后地指认着熟悉的地标,小脸上满是兴奋。
当讲到护照封面上的国徽和内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这句寄语时,张秉毅放慢语速:“这枚国徽代表着祖国,这句话意味着无论你们走到世界哪个角落,祖国都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原本叽叽喳喳的课堂渐渐安静下来,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挺直腰板,小手轻轻抚摸着展示用的护照样本,眼神里多了几分庄重。
沉浸式“闯关”,当“小警察”体验办证全流程
“谁想当‘火眼金睛’的质检员,找出证件照里的错误?”张秉毅话音刚落,几十只小手齐刷刷举过头顶。在“大家来找茬”环节,他展示了几张存在刘海遮挡眉毛、表情夸张、背景颜色不符等问题的证件照,孩子们瞪大双眼,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张照片里的小朋友戴帽子了!”“他眼睛没看镜头!”抢答声此起彼伏,课堂变成了热闹的竞赛场。
更让孩子们兴奋的是模拟办证环节。张秉毅邀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申请人”和“小警官”,还原填表、问答、采集指纹等流程。“请问你要办护照去做什么呀?”“小警官”一本正经地提问,“申请人”认真回答“想去看看国外的博物馆”,台下同学则当起“参谋”,提醒“小警官”别忘了核对信息,整个课堂俨然一个微型“出入境办证大厅”。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办理护照的基本要求,更明白了“如实填写信息”“遵守办证规定”的重要性。
童言稚语里的收获,“我要做最好的中国名片”
课程接近尾声,张秉毅问大家:“谁能说说,护照到底是什么?”一位男同学猛地站起来,大声回答:“是我们在国外的身份证!”稚嫩的声音里满是笃定,引得全场自发响起掌声。另一位女同学则认真地说:“我以后出国,一定要讲文明、守规矩,表现得最好,因为我就是一张中国名片!”这句话让张秉毅十分动容,她笑着点头:“没错,每一位持有中国护照的人,都是祖国的名片。”
这场“警察进课堂”活动,没有枯燥的说教,却让爱国、守法、文明、探索的种子悄悄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民警用实物展示、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的方式,把专业的出入境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日常,让“祖国”从抽象概念变成了护照上的具体图案,让“守法”变成了“闯关”必须遵守的规则。
新城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陈永丽表示,此次活动是普法宣传与校园教育的一次成功结合。下一步,大队将继续发挥民警职业特长,探索更多生动有趣的普法形式,把法律知识、家国情怀传递给更多青少年,为国门安全与国民教育贡献公安力量。
责任编辑:张宇
上一页
下一页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蒙ICP备18006029号-1
电话:139-4719-0357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copyright i北方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