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包头市青山区司法局大力普及法律知识,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途径三大关键领域,积极创新普法形式、优化普法内容。
聚焦群体差异
做实分类化普法
针对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八五”普法重点及国家工作人员初任(任职)培训的必修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针对青少年,印发专项普法方案,开展“法治护航・伴你成长”行动,组织律师、普法志愿者深入中小学校开展进校园活动30余次,并提供法律咨询与心理疏导。同时建立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推进青少年法治公园建设,使得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针对居民群众,通过现场咨询、绘法治彩绘墙等多种形式,依托“村(居)法律顾问”等力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150余次;针对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通过走访宣传刑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不定期组织学习防电诈、拒酒驾等法律知识,进一步降低再犯罪风险。
锚定重点场所
做细精准化普法
进社区——选聘77名律师任社区(村)法律顾问,围绕诚信建设、反诈防骗等主题,开展普法宣传130余次,解答法律疑问350余次,不断提升居民的法律认知与维权能力;进工地——组织律师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宣讲20余次,结合案例讲解如何纠纷应对、证据保全,现场解答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引导其理性维权;进企业——组建“助企帮帮队”,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一站式”服务16次,开展专题讲座16次,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安全生产等法律知识,实现法律服务与法律普及双落地。
激活多元载体
做优多样化普法
联合包头市融媒体中心FM89.2打造《律师来了》节目,以“主持人对话 + 听众热线”互动模式,构建“律师主讲、媒体搭台、群众参与”的普法新格局;灵活运用“司法行政 + 网格”模式,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公证员、“法律明白人”、律师等进驻882个居民网格群,每日精准推送普法信息,累计转发48万余次,解答法律咨询4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2起;开通“包头青山司法”抖音号,制作《青鹿学法》等短视频30余部,累计播放3万余次。同时依托“青山司法”微信公众号,发布1100余篇图文信息。
责任编辑: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