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法在线>司法论坛

“三前”工作法处置居民“大事小情” 呼和浩特清泉街社区让老旧小区焕发多元善治新活力

来源:原创 浏览:6589 字号【

国家级荣誉19项、自治区级荣誉37项、市级荣誉48项……说到社区曾获得的荣誉,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武荷香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社区从来没有一起上访事件,不是社区没有矛盾纠纷,而是发现了问题我们尽早处理、尽快解决。”
据悉,清泉街社区成立于2002年,社区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沿街商户多、人员构成复杂,是典型的老旧城镇社区。近年来,清泉街社区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新要求,通过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防预测走在调解前、解决矛盾走在激化前的“三前”工作法,处置居民的“大事小情”,形成了“了解需求、跟进落实、反馈结果、成效追踪”的主动解决问题“全链条”,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一个案例带动一类现象得到治理,全方位回应居民诉求,为老旧城镇社区矛盾纠纷化解贡献了“清泉方案”。
在清泉街社区有一间说理堂,也是社区法务室。社区依托该法务室,将街道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以及由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和老模范组成的清泉街社区“五老”工作团等资源聚合起来,成立“三调联动”矛盾化解党建联合体,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并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清泉街社区还组建了“党员唠嗑队”“荷香唠嗑室”,在拉家常中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和安全隐患,并建立了分级协商办理、限时办结答复的机制。
社区居民史某是一名孤儿,也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曾多次入狱,出狱后的史某表现出自暴自弃的状态。在武荷香的多次走访和细心关照下,史某的“心墙”终于打开。在武荷香的帮助下,史某娶妻生子,还主动当起了社区志愿者,协助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不仅是史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工作中。在清泉街社区有一张“便民能人榜”,会集了社区有各类“一技之长”的能人,这些居民自发留下姓名、联系方式和擅长领域。“谁家有困难,打个电话,他们随叫随到、免费服务,大家的努力也让社区成为居民最安心、最贴心、最温暖的港湾。”武荷香说。(记者郭君怡
责任编辑:张宇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蒙ICP备18006029号-1
电话:139-4719-0357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copyright i北方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