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度

领取个人养老金 为何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来源:新瞭望 浏览:95841 字号【

“我退休之后领的养老金还需要缴税?”“我在发工资时不是已经缴过个税了吗,个人养老金为什么在领取时还要缴税?”“交个人养老金还划算吗?”——网友
答网友:
人社部近日表示,“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照领取额的3%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在留言中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退休之后领的养老金还需要缴税?”“我在发工资时不是已经缴过个税了吗,个人养老金为什么在领取时还要缴税?”“交个人养老金还划算吗?”
我们先来澄清一个概念,即什么是个人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有什么区别。
此“金”非彼“金”。大家平时说的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是我国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参保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满足缴费年限等条件之后,能够按月领取的养老金,是我们退休后的基本保障。
而个人养老金是2022年11月试点、2024年12月才在全国推开的一项创新制度。参加人通过银行等渠道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可以在账户里自愿存一笔钱,额度不超过12000元/年。这笔钱可以用来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银行理财、存款、基金、保险等),达到条件后可以领取,同时这部分钱还能享受税前扣除优惠。我们可以将个人养老金理解为基本养老金的补充,交与不交看个人意愿和能力。
关于缴税,根据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而个人养老金在领取环节需要缴纳3%的个税。
这里就需要提到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即在缴费和投资环节都免税,而在领取时征税。具体来看,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可以税前抵扣,帮参加人先省一笔税款,这其实也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所在。在投资环节,账户里的钱用来投资,赚的钱也先不用缴税。到了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需要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讲到这儿,大家或许还会有疑问,为什么个人养老金在领取环节还要缴纳个税?其实,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是国际通行做法,让参加人抵扣个税并且晚缴税,主要是为了提升制度吸引力,鼓励大家缴存个人养老金。而在领取环节还要征收3%的个税,则是出于公平性和激励的两方面考量。 一方面,个人养老金属于更高程度的养老保障,这部分收入(包括本金和收益)理应纳税,有助于规避高收入群体避税套利;另一方面,在递延纳税政策下,参加人已经抵扣了一部分个税,享受到了税收优惠,同时3%的税率也较低,有助于提升参加人的积极性。
参加个人养老金的话,每年能抵扣一部分个税,而多年后领取时则要缴纳3%的个税,这么“一来一回”合算吗?其实,大家的收入不同,适用的个税税率不同,投资收益也不一样,需要分情况来看。
先上结论,对于中高收入群体来说,由于收入较高,缴存个人养老金能够享受到比较显著的“节税效应”,同时又能为养老“强制储蓄”,即便在领取时要缴3%的个税,整体上也能从中得到实惠。而对于低收入群体,特别是没达到个税免征额(5000元)的人而言,由于工资薪金本身就没有缴纳个税,缴存个人养老金无法起到省税的效果,并且在领取环节还要缴税,这样看来,对于这类群体就不划算了。
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假如参加人月平均收入为1.5万元,适用于10%的个税税率,连续20年每年存1.2万元到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能省税1200元,20年省税2.4万元。假设投资年化收益率为3%,到退休领取时账户中的资金大约为32万元,取出时要交3%的个税,也就是9600元。结果就是,参加个人养老金节约了共计1.44万元的税款,同时获得了30余万元的养老储备。
综上所述,个人养老金是国家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安度晚年而出台的一项制度设计。为养老投资,是一项跨越十年乃至数十年的长期规划,要树立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理念。个人养老金交与不交以及如何在账户内安排投资,还需要结合我们自己的收入、投资能力、养老规划等作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责任编辑:李斌
上一页
下一页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蒙ICP备18006029号-1
电话:139-4719-0357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copyright i北方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