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翔
如今,刷短视频已经成为当红娱乐方式,但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却偷偷溜走了。现在很多人只会用“YYDS”或“泰裤辣”表达赞美,只会用“泪目”表达感动,只会用“很好哭”表达悲伤,万物皆可“内卷”,“双向奔赴”泛滥,仿佛离开这些网络流行语,便不会说话了。在这种看似随心所欲实则机械无趣的“抛梗”“接梗”过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样的文字表达方式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
这一现象为何会出现?首先,在网络信息新时代背景下,网民的阅读需求偏向娱乐化、碎片化,容易养成重视频轻文字的偏向性信息获取习惯。在“大数据精准推送”的“buff叠加”之下,网民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封闭在信息茧房中,很难突破自己的社交舒适圈,汲取不同的观点,逐渐失去了对不同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自然也失去了多角度思考和表达创意的能力。
其次,短视频平台内部缺乏完善的运行规范,部分从业者热衷追逐“流量”与“热点”,抱着“不要讲逻辑,别让观众动脑,让他们爽了就行”这样简单粗暴的观念,制造了大量的劣质短视频。今年3月底公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我国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个小时。如果每天都把两个半小时浪费在这种毫无营养的短视频段子上,语言表达能力怎么可能不退化?
想要治好“文字失语症”,需要多方合力。如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短视频内容的监管力度,对于专门制造内容低俗、质量低下短视频的账号予以永久封禁;电视节目可以继续推广《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类具有人文涵养的栏目,引导受众的语言输出倾向;学校可举办古诗词朗诵、辩论大赛等活动,搭建良好的语言输出平台,提高学生在正式场合的语言表达欲望与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意减少网络流行符号的使用频率,多读优质内容,为自己创造一个主动思考空间。应该说,短视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人不能沦为科技的奴隶。一味地“泡”在短视频里,固然可以得到一时的感官刺激和欲望消费,但长远来看失去的只会更多。千万不要让那些娱乐感官的劣质短视频削弱了自己赖以表达的文字思维。
责任编辑: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