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调查

说谎、撒泼、厌学:从理解出发解决“儿童叛逆期”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13992 字号【


    叛逆不是病,“皮”起来真要命

    村里有一句话,叫“七岁八岁狗都嫌”,意思就是七八岁的孩子连狗都不愿意搭理,这都是为什么呢?其实,人有三个叛逆期,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7~9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而农村里那句老话就是指的“儿童叛逆期”了。
    七八岁的时候,大约是小学低年级,有的小孩变成“不不不”牌复读机——“不去,不听,不干!”总的来说就是不听话、不配合、不沟通。有的父母会觉得,孩子说什么都不听,教他好的对的东西他也不听,做什么事都不听基本上顶着父母的话跟父母对着干!家长还会发现,孩子开始不听管教,成天就想着出去玩,也不爱做作业。挑食、说谎、撒泼、厌学、对抗、赖床、发脾气、欺负人、欺负动物、不吃饭、拖拉、不洗澡、沉迷游戏、拖拖拉拉、看电视不节制、不收拾房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请将你的孩子对号入座。
    他们有老师有同学,社交变得丰富,也懂得更多。每天玩得一身脏的回家,回家以后也不说啥,直接把自己扔床上睡觉或者打游戏去了。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有可能会经常性的干“坏事”,比如说上课的时候揪女生的小辫子,比如说其他什么恶作剧,各种千奇百怪。这都是孩子的“儿童叛逆期”。
    为什么孩子要叛逆? 
    社交变得广泛了,逐渐发展出固定的朋友圈子,更愿意和同龄伙伴一起玩,而不是像小时候一样腻在父母身边。反而想极力挣脱父母的管束,处处跟大人反着来。比如放学回家不愿意紧紧跟在父母后面。怕被同学笑话,也不愿意父母在公众场合叫自己乳名,觉得有些丢脸。这个年龄的孩子身心开始逐渐成熟,懂得的社交规则越来越多,同伴也越来越多,急着挣脱父母的束缚,证明自己长大了,但显然稚气未脱,依然需要大人的指引。
    为什么孩子要叛逆?
    孩子开始叛逆,说明他正在改变,自我意识在增强,这是成长的表现。叛逆是小孩变成大人的必经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必经之路。反抗家长说明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了,生理上成熟了,变得更聪明了,可以找到各种理由与家长有理有据地“对抗”。反之,不叛逆的孩子容易缺乏主见和盲从,他们会逃避变化和压力,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叛逆的孩子勇于探索自我,不愿按部就班地跟随别人的主意,抗压性也较强。最后,叛逆可以帮助孩子发泄难以消化的情绪。孩子面对成长压力时,会在不断探索中产生自我怀疑,出现负面情绪。如果不倾诉,不发泄,肯定会积累负能量,对身体不好,而叛逆可以充当疏导通道,发发脾气,大喊大叫,也是舒缓内心矛盾的方式之一。等到孩子再成熟一点,发展出别的自我疏导方式,就不会固着在这种无理取闹的方式中。
    处于七八岁叛逆期的娃,家长该怎么带?
    首先,肯定孩子的叛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经常会将自己的想法试探性地表露出来,但往往会遭到大人的忽视或者否定。这样的忽视或否定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伤害,导致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并且执拗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因此在大人眼中就表现成叛逆。如果小孩没有经过叛逆期,就很难发展出自己的独立意识,处处都听父母的,按部就班地按照大人的安排去做,长大之后会依然十分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然后,家长及时转型。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是孩子眼中的权威,以及规则制定者,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直接管理,到了叛逆期的儿童,忽然不再认为父母所说的都是正确的,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甚至逐渐发展出辩证思维。如果孩子的叛逆让大人感到痛苦,则说明家长改变的时候到了,不妨以叛逆期为契机,及时调整教养角色和教养方式,从主导式父母转变为陪伴式父母,从严格约束型教养转变为朋友式倾听。
    最后,不要接孩子的“招”。叛逆不是病,皮起来真要命。这个时期的孩子像一个怒气包,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就能刺破他们的气囊,非要整出点动静,把爸妈气得冒烟不可。如果家长跟孩子硬着来,肯定会使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强。此时不妨少进行干预,不接孩子的招,忽略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尽可能给孩子独立空间。孩子愿意说,就不加评判地倾听,孩子不愿意说,就随他去,等他愿意开口的时候再倾听。此时,“听”比“指导”更重要。
    孩子有火时,家长不要接火。面对孩子让人气到发指的叛逆行为,家长不要硬着正面杠,也别说“不许”,这个词会更加点燃孩子的叛逆情绪“你不让我干什么,我偏要干”。而如果家长不接招,孩子反而会产生疑惑,并开始思考,只要孩子不被情绪冲昏头脑,那问题就解决了很大一部分。
    叛逆期的孩子不好带,他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关注。不要使用呵斥、贬低、急躁、打骂、命令等方式来管教,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争执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家长应该慢慢转变方式,用对待成年人的方式对待孩子,给予他们尊重。比如不打断孩子说话,不打扰孩子做事,不干涉孩子的想法、需求、愿望。对孩子使用中立的、描述性评价,正面引导孩子的情绪,用平和、耐心、陪伴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脾气。
责任编辑:李斌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蒙ICP备18006029号-1
电话:139-4719-0357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copyright i北方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