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调查

工时改革:“蛋糕”,换了切法!

来源:www.xwzhw.cn 浏览:7650 字号【

岁末年终,航天科工三院239厂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守川,总算松了一口气。
他统计了一下,新的“标准工时”制度试行半年多,车间技能人员的月均产出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30%,产品合格率也提高了,半年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2019年,239厂启动的一件大事牵动了全厂职工的神经——变革施行几十年的工时定额制度,推行新的“标准工时”制度。
职工们意识到:这是要变革分配方式。换句话说,“蛋糕”,要换切法了!
过去的工时太“毛”了
2019年伊始,239厂明确将推进工时定额改革列为工作重点。
简单地讲,在原来基于计时工时的工时定额制度下,一名工人完成某一产品加工的劳动报酬主要按照其实际加工时间计算,在其加工的产品检验合格后,就可以按加工时间获得酬劳,有的组件甚至还要加倍。
“计时工时制在239厂已施行多年。”李守川说。然而,随着产品种类、生产任务量、加工设备、工艺流程、管理职责的不断调整,原来工时定额早已无法客观反映真实的劳动工作时间,因为加工一个产品耗时越多,获得的工时就越多,定额结果也就失去了合理性,变革迫在眉睫。
1989年,19岁的戴天方从技校毕业后来到239厂,成为一名铣工。他的职业生涯是从一声“师傅”开始的。
全国劳模、科工集团公司首席技师戴天方对原有工时定额制度的弊端体会更深。
“任务繁重时,一个人一个月可以累计结算1000个工时!”戴天方说,这样结算带来的结果是,没法真正估算一名工人的真实产能,“这样的工时定额,太毛了!所谓‘毛’,就是虚高,有泡沫。”
另一个弊端就是阻碍新技术的应用和职工提高工艺的积极性。
“假如加工一个螺母,有3种不同的加工方法,可能手工作业的时间更长。那如果按时间算,手工加工用的工时长,工资反而会更高。长此以往,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更不利于加工水平的提高。”239厂总经理刘刚直言,“之前,分配方式强调劳动作业过程,劳动成果方面相对体现得不是很充分。推进新的工时改革,更强调产出结果导向,这才是真正的按劳分配。”
那么,刘刚口中的“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标准工时”改革是如何推进的?
想提高收入,就要提高技能水平
2019年初,工时定额改革组成立,负责制定适合于现状的工时定额管理制度及计奖方案。
消息在厂里传开后,不少职工有了顾虑,特别是老职工。
“收入会不会降?”“会不会打击职工的积极性?”在职工面对面调研会上,职工的疑虑一个又一个抛了出来。“工时改革鼓励劳动成果与劳动收入直接挂钩,鼓励多劳多得,只要踏实肯干,收入一定有保障。”刘刚的一席话给职工吃了一颗定心丸。
239厂领导层多次同改革试点车间——机械加工中心的职工交流,商讨运行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召开了5次工时定额改革座谈会,两次职工面对面调研会。人事部门也和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化解顾虑。
然而,如何设计标准工时,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其中最核心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是标准工时的制定。
核算劳动者工作时间,首先要搞清楚工时定额的定义,即在正常和合理使用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的工作时间。标准工时的制定过程涉及数十型产品、数万件产品零部件和数十万条工艺环节工时数据的再造,改革小组对每个环节的实施方案逐一进行了模拟测算,用来分析核定标准工时定额。
区别于传统的工时定额,“对于加工一个杯盖儿,标准工时,不管你用什么设备和方法,在现有的技术、设备、工艺的基础上,我们只认一个平均值。”刘刚说。
刘刚强调,想要获得更高收入,“对于技术人员来讲,你要优化工艺水平;对于车间来讲,你要改善管理水平”。
自2019年5月起,239厂拉开了工时改革序幕,建立标准工时体系,将原有的阶梯工时计奖模式调整为计件工时计奖模式;7月,适当调整了部分产品标准工时,细化实施细节,实行标准工时计件制计奖。
真正体现劳动价值、技术价值
半年多来,工时改革推进如火如荼。
作为获得过全国技能大赛冠军的80后新生代产业工人,机械加工中心的肖滨滨说,车间里的年轻人开始动了起来,如何提速,怎么优化?“原来干完自己的事就可以了,现在必须琢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全国技能大赛双料冠军肖滨滨,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工件尺寸。2015年,27岁的他作为高级技能人才被239厂“挖”来,并成功落户北京。
他认为,对于青年职工来说这是个好事,“如果通过个人的技术改进,生产产品的时间缩短了,工艺优化了,不仅收入提升了,也更有成就感了。”
“刚开始工人也很懵。原来,干完自己的那一道活,就开工时票,钱就算到手了。现在要经过核算,把自己每一步干的,都要记清楚。等产品合格出厂后,这个工作才算有效。”焊工首席技师陈久友说,就应该有这样的渠道和激励模式,因为合格产品的产出率提高了,工作质量提高了。
陈久友在专注地操作手工电弧焊设备。航天产品定位精度高,要求公差仅有0.2mm,一旦尺寸超差直接造成产品报废。
“表面看着工时改革是收入的事儿,但实际上与技能提升、职业晋升有很大关系。”陈久友说。
在戴天方看来,实行标准工时制后,职工的收入愈加贴近厂里的实际产出效益,大家凭借自身技能水平,多劳多得,这让更多的一线班组自发组织起来,师徒传帮带,共同努力改进加工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加大了合格产出。“劳动真正的价值、技术的价值,体现出来了”。
“要为一线劳动者提供更多创造价值的平台,更要让他们在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收入。”239厂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刚告诉《i北方网》记者,“这次工时改革的最根本目的,是要让产业工人在新的分配方式下,充分享受到劳动价值和企业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李斌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蒙ICP备18006029号-1
电话:139-4719-0357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copyright i北方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