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中国人寿“深化改革年”和实施“333战略”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总结讲好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主力军和压舱石的好故事,传递唱响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好声音,生动展现公司基层一线良好风貌,我们推出“一个国寿 一生守护”专栏,凝聚奋进力量,鼓舞全系统紧紧围绕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积极投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金融保险集团建设,更好发挥行业头雁作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
为推动农业保险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可监测,确保农业保险数据准确性,全面助推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更好保障牧民“钱袋子”。中国人寿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边坝县为承保的牦牛开展耳标佩打工作。
作为西藏特色政策性险种,牦牛养殖保险一直以来面临着承保验标难的问题。藏系牦牛多数野外散养,如果没有科技化手段来建立牦牛的身份识别,很难解决农险承保过程中道德风险防范、理赔信息核实困难等痛点。承保牦牛佩打耳标能有效解决这个难题,佩打耳标后每一头牦牛都拥有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可以更好发挥保险精准守护的作用。通过打耳标可提升承保和理赔真实性,提高农牧民参保积极性,降低道德风险,解决农牧民在投保时不足额投保的问题,实现理赔承保相匹配。为保质保量完成打耳标的任务,实现应保尽保,中国人寿财险西藏分公司农险工作人员不顾险阻,在广袤的高原上奔波。特别是边坝县,由于其地理环境特殊,打耳标的过程充满艰辛与挑战,汽车、摩托、马匹,甚至有些地方只能徒步前往,工作人员们需要在崎岖不平、紧窄险峻的山路上艰难前行,道路交通状况极其危险。为了完成打耳标任务,有时甚至需要乘坐滑索,在险峻的山峰间穿梭。每一次索道滑行,都是对勇气与决心的考验。他们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用辛勤汗水书写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只为尽早将“国寿温度”送到每一位牧民家中。“近期,天气状况较为恶劣,但我们的工作人员不怕苦、不怕累,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2025年我们已完成19万头牦牛保险承保和佩打耳标工作。”中国人寿财险西藏昌都中心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快承保进度,确保应保尽保,让广大牧民切实享受到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拓宽牧民的高原致富路。
责任编辑: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