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信贷供给带来“及时雨”
在宁城县大城子镇富和村的田间地头,农民们正忙着播种、施肥,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村民马先生是一位80后“新农人”,他承包村里1100余亩土地种植玉米,但今年春耕的种子化肥费用成了难题。正在走访农户的宁城农商银行金融服务队了解到马先生的情况后,立即为他申请到了50万元的“农易贷”,解决了购买种子、化肥的资金难题。“这笔贷款真是及时,给我解决了大困难,种子、化肥一到位,我马上就开始着手相关工作。”拿到贷款的马先生笑容满面,话语中难掩感激与喜悦。
今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优先配置“三农”信贷资源,做好信贷支持准备,统筹运用资金、人力、科技等多种资源,开辟春耕备耕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做到需求早调查、授信早核定、贷款早投放,确保不误农时。
宁城农商银行以“2025年春天行动”为契机,积极对接当地政府,及时跟进了解最新农业生产经营政策和辖内农业发展计划,全面对接农资生产、流通及批发环节小微企业;加强与村两委等单位的沟通联络,详细了解当地农牧民的春耕备耕、涉农产业项目建设、饲草料储备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单列春耕备耕信贷资金需求,全力助力春耕备耕顺利开展。截至2025年2月末,该行春耕备耕贷款余额1.6亿元,本年累计投放春耕备耕贷款8285.86万元。
强化精准支持打好“关键仗”
巴林左旗是赤峰市唯一一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旗委旗政府按照“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思路,打造“牛、驴、药、帚”4个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构建农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次从建行获得的贷款,利率又低了一些,放款速度还快,今年我种的笤帚苗可以多赚一点了!”十三敖包镇九泉村笤帚苗种植户王小华说道。
今年,他通过建行巴林左旗支行提供的贷款,成功解决了购买化肥、农药、种子等材料导致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还进一步节约了财务成本。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根据地区独具特色的农业资源及产业布局,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提高信贷支持的精准性。
建行巴林左旗支行以4个示范区产业特色为基础,组建区域特色产业张富清金融服务队,由支行负责人亲自带队通过经营模式、农户盈利能力、产品效益分析等方面形成全面的产业调研报告,为春耕备耕信贷支持提供精准授信依据。
截至2025年2月末,建行巴林左旗支行累计为4个示范区累计授信6.71亿元,涉及农户2951户。
强化银企农合作打造“共赢链”
内蒙古佰惠生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惠生”)作为赤峰市林西县的龙头企业,在甜菜制糖领域有着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产业链布局,其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带领百姓共同致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当地众多农户参与到甜菜种植产业中来。
新林镇的李大叔是众多与该企业签订甜菜收购合同的农户之一。之前,李大叔一直靠种植传统作物维持生计,收入微薄且不稳定。从与佰惠生签订合同后,李大叔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然而,扩大甜菜种植规模,需要在购买优质种子、化肥以及租赁先进的耕种设备等环节投入大量资金,这让李大叔犯了难。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林西农商银行下调“福甜贷”利率的消息传到了李大叔的家门口。
李大叔立即提交了申请材料,林西农商银行迅速启动审批流程,凭借与佰惠生建立的信息共享机制,快速核实了李大叔的合同真实性以及种植能力等情况。很快,李大叔就顺利拿到了20万元的“福甜贷”。
有了这笔资金,李大叔购置了优质的甜菜种子,购买了高效化肥,还租赁了先进的耕种设备。“多亏了这个‘福甜贷’,让我有机会扩大种植,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好呀!”“福甜贷”不仅帮助像李大叔这样的农户解决了资金难题,实现了增收致富,还进一步稳固了佰惠生的原料供应链,促进了当地甜菜产业的良性发展,成为银企农三方合作共赢的生动实践。
今年,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强化企业与农户的深度链接,实现金融活水促进银企农利益共赢。林西农商银行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林西县当地产业情况,主动与佰惠生搭建起沟通桥梁,建立农户信息共享机制,依托“福甜贷”助力甜菜种植户快速获得授信支持。
该行下调“福甜贷”利率0.87个百分点,采取“一次授信、余额控制、循环使用”的管理方式,信用授信最高200万元。
责任编辑: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