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国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294亿元,同比增长3.61%,其中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9.17%;实现税后利润1261亿元,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中国银行跨境电商业务表现亮眼。从深化跨境金融业务数智化建设,助力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到创新服务外贸新业态,强化稳外贸金融供给,中国银行打出稳外贸“组合拳”,持续升级金融服务效能,打通融资难点痛点,助力企业扬帆“出海”提档增速。
跨境电商“中考”成绩单亮眼 服务链条进一步向全球范围延伸
总交易额5300亿元,同比增长42%;合作机构数量持续增长,头部客户覆盖率达80%。这是上半年中国银行跨境电商业务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随着强化海外仓金融支持,加大外贸场景业务拓展力度,正式上线跨境电商境外收款项目等一系列动作,中国银行服务链条进一步向全球范围延伸。
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是大量知名境外支付机构的资金中心所在地。中国银行于中资主要同业中率先在新加坡地区推出跨境电商境外收款服务,通过全流程线上化操作,为境外支付机构和电商平台提供资金母子账户管理、资金汇兑、跨境汇款和银企对账等“一揽子”综合金融保障。
这也是中国银行聚焦跨境电商“小额高频海量”交易特点及跨境电商品牌出海发展趋势,通过数字化赋能、全球化响应和全链条支持打造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构建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多层次路径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今年以来,中国银行通过深化跨境金融业务数智化建设,持续迭代升级“跨境汇款直通车”“航运直通车”等服务功能,加快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3.0试点扩容重点项目实施,持续推动外汇展业试点工作扩围上量,以金融服务的线上化和智能化助力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上半年服务覆盖跨境结算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超16%,国际贸易结算量同比增速领先同期外贸进出口1.2个百分点,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超17%,国际贸易结算和跨境人民币结算市场份额均稳居同业首位。
优化金融供给+创新服务模式 稳外贸打出“组合拳”
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规模由小到大,亦是外贸发展的一道缩影。据海关总署初步测算,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凭借“买全球 卖全球”的潜力释放和优势输出,跨境电商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引擎,持续推动外贸结构优化和增长动能转换。
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全球布局优势,不断优化金融供给、创新服务模式,为加速释放外贸新动能注入金融力量。
上海某进出口公司主营农药化肥批发,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中美洲、非洲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企业存在季节性流动资金需求,面临一定汇率波动风险。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市融资担保中心携手合作,创新专项批量担保模式,推出“航贸专项批次贷款”,为这家企业快速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因汇率波动导致利润空间收窄的问题,为企业量身定制“远期结售汇+交易对手风险额度”本外币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为企业交易对手提供信用风险额度,帮助交易双方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此外,在支持内外贸一体化方面,中国银行强化对出口转内销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等客户金融支持保障,围绕从采购到销售的全链条,提供账户、结算、融资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据悉,下一步中国银行将持续以产品创新为锚,以银政合作为舵,以场景拓展为帆,继续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优化融资、结算、外汇等金融服务,为支持外贸新业态、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