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对蔬菜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在意,不少人甚至自己在阳台种菜,认为自己种菜干净卫生;也有人认为反季蔬菜有农药、化肥、激素残留,还没营养;还有人追求一些新奇蔬菜,认为新奇蔬菜有保健功效;还有年轻人热衷于网购蔬菜,认为网购蔬菜方便安全……
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破解吃蔬菜的这些问题,争取吃到放心、性价比高的新鲜蔬菜。
阳台种菜,细节需谨慎
出于对偶然的食材短缺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有条件的朋友对自家阳台动起了心思。然而,阳台种菜还真没那么简单,有不少细节需要注意。
首先,种什么菜要精选。“都市农夫”们很可能并不熟悉蔬菜种子,若不慎买到不适合家庭食用的野菜种子,种出一盘有毒蔬菜,那可就相当危险了。前几年有新闻报道,夫妻俩沉迷阳台种菜,不料却没选对种子,种出了让全家人中毒的“阳台野菜”。
其次,种菜所用的土壤、容器和肥料要精选。都市种菜土壤难寻,有人去小公园或马路绿化带挖土回家。然而,很多公园是由废墟或垃圾堆放点改造而来,绿化带则长期吸收汽车尾气,这些土壤可能已经受到重金属、有机废物的污染,蔬菜生长时又会通过富集作用,将各类污染物从土壤中转移、集中到茎叶中。因此种菜土是否安全,直接关乎蔬菜安全。
种菜容器要避免不合格的泡沫箱、塑料管以及装盛油漆的废筒,肥料也不能直接施用未经处理的家庭有机肥(如粪便),以防引起细菌和寄生虫感染。
看来,想在都市中享受田园生活还真没那么容易,还需掌握更多植物学和种植学知识才能安心种菜。
反季蔬菜,完全可以安心吃
冬季蔬菜的大半壁江山要依靠反季蔬菜,可有人总会忧虑,反季蔬菜有农药、化肥、激素残留,或者吃起来没有该有的蔬菜味儿,没营养。
其实,“反季蔬菜”的概念更适用于北方,因为在广大南方地区,尤其是温暖的亚热带城市,一年到头都能吃上“应季蔬菜”。
北方市面上的“反季蔬菜”来源有三个:
一是一路从南方北上的“南方菜”。除了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损失了一些糖分、维生素和风味物质,影响口感之外,其他营养素含量和它们在老家时相差无几。如果“南方菜”在生长发育期没有过量施用农药、化肥或植物激素,在运送到北方后也不会凭空出现此类隐患。
第二类反季蔬菜来自本地蔬果冷库。一些特别适合长期储存的蔬菜(如根茎类、瓜茄类、蒜薹)在夏秋季被大量收购储存,等到冬季出售,严格来说算不上“反季蔬菜”,只是“反季出售的蔬菜”。由于储存温度较低,这类蔬菜中营养成分的丢失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那么人们更担心的亚硝酸盐问题又如何呢?蔬菜中的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会变成亚硝酸盐,但细菌存活并发生反应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冷库中的低温环境并不适合细菌生存,因此也就不必担心第二类“反季蔬菜”的安全性了。
第三类,即本地“大棚蔬菜”,这才是真正的“反季蔬菜”。只要保证大棚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蔬菜便能欢快生长,它可不管棚外是否数九寒天。不过“人造环境”毕竟无法完全模拟夏秋季节的日照和温度,虽然对营养成分影响不大,却直接影响蔬菜的口感和风味。
至于大家担心的反季蔬菜的农残问题,目前国家抽检发现大棚蔬菜农药残留绝大部分没有超过规定限量,而且一些低毒农药、有机磷农药的残留也可以依靠光照在几小时内被降解。
可以说,反季蔬菜“功大于过”,除了在口感、香味上比应季蔬菜逊色,营养上的差异并没有那么显著,农药残留的问题也无需反应过度。
新奇蔬菜性价比不高,体验即可
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模样新奇的蔬菜,比如“芽苗”菜——小麦苗、荞麦苗、萝卜苗、香椿苗、苜蓿苗等,花样百出。芽苗因为培植方法的缘故,几乎不涉及农药、肥料等食品安全问题,不过也不能因此将其神化。
有人认为坚持喝小麦苗汁能抗肿瘤、降血脂/血压/血糖,这就有所偏颇。芽苗虽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但关于芽苗保健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可靠的研究依据作支撑。若因此舍弃了正规治疗,那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另外一些新奇而昂贵的蔬菜,如抱子甘蓝、手指胡萝卜等,样子娇小迷人,价格也昂贵,但其营养价值并不比普通甘蓝和胡萝卜优秀太多,没必要一味追捧。
网购蔬菜,有利有弊观望中
这几年,网购蔬菜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已经成为了年轻人买菜的新选择。不过网购蔬菜也有烦恼,有时快递来晚耽误做饭,有时到手的蔬菜质量太差不尽如人意,有时网站只剩有机蔬菜,价位却令人咋舌。
另外,网购蔬菜的安全性也没有十足的保障。不同平台的蔬菜质量参差不齐,由此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烦心;一些昂贵蔬菜是否真是当日采摘、有机蔬菜也难以判断。诸如此类,让不少人对网购蔬菜抱观望态度。
如果您工作繁忙,网购蔬菜时建议选择大型购物平台,通常此类平台的货源稳定,且从采摘到配送都具备较好的质量控制体系,菜品质量更有保障。同时,部分生鲜购买网站还会邀请营养师入驻,给用户一些菜品搭配建议,对健康不无裨益。
结论
对于入口的食物,担心是必要的,但过度担心也是多余。只要搞清楚食品安全的风险点在哪里,就无需过度担忧。选新鲜菜,花样搭配,就能在营养和安全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作者王璐)
责任编辑: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