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经>银行

邮储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国有大行力量

来源:原创 浏览:29227 字号【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险阻、砥砺前行,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海纳百川、锐意进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方向,不断探索金融支持革命战争和创立新政权、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指引我国金融事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发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金融杂志”微信公众号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栏,配合《中国金融》杂志相关策划,选取部分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重要金融机构和重要金融市场改革创新的文章,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开启金融服务三农新征程
2020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十四五”时期,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项重大决策对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遇。
国家三农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当前,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党中央决定,“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从国家战略层面看,三农工作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金融机构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国家对金融服务三农提出了更高要求
金融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服务三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三农支持力度,不断优化货币、财政等一揽子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健全银行、担保、保险等多层次服务体系,三农领域金融供给得到有效改善。“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金融要走在前头,发挥更大作用。今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把服务乡村振兴上升到法律层面,要求商业银行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和业务优势,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力度。近期,根据中央要求,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了《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首次建立了一揽子、常态化的考核体系,系统性评价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效。总体来看,国家对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要求更加全面,也更加精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金融服务三农创造了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这为金融服务三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遇: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将发生深刻变革,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融合化、多样化态势更加明显,农业内涵不断拓展,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要素流动更加畅通,农村资源进一步盘活;农民收入来源不断拓宽,消费能力日益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步伐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支付、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加速应用于农业农村领域。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农村信用体系不断健全,信用环境得到优化。上述发展趋势使金融服务三农的空间更大,条件更好,方式更高效。
履行金融服务三农责任担当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成立以来,传承历史,秉持初心,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立足遍布城乡、覆盖全国的网络资源,持续打造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坚持协同发展、城乡联动、合作共赢,积极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截至2020年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约为25%,占比居国有大行前列。
邮储银行是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重要供给者
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网点,70%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多年来,邮储银行依托深入村镇的网络,积极布放自助设备,建立助农服务点,努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存取款、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让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加便利的基础金融服务。截至2020年末,邮储银行服务个人客户超6亿户,其中县域个人客户超4亿户,占比约70%;县域个人存款余额超6万亿元,占全行个人存款余额的比例近70%;在县域布放自助设备10万多台。
邮储银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积极助力者
邮储银行利用自身网络优势,积极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精准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力推进产业和项目扶贫,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夯实脱贫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邮储银行在832个贫困县累计投放各项贷款超过万亿元。截至2020年末,全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过千亿元。同时,邮储银行在扶贫实践中,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出了“驻村第一书记”合作模式、平台合作模式、产业引领模式、能人带动模式及信用村镇模式等具有邮储银行特色的金融扶贫五大模式。“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帮扶”的宁夏“蔡川模式”入选中国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进入联合国对发展中国家扶贫开发的课程。
邮储银行是农村经营主体的重要融资渠道
邮储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从农户小额贷款起步。14年来,邮储银行立足深入城乡的网络,秉持零售战略定位,不贪大、不厌小、不嫌繁,建立健全小额贷款专营体制机制,培育专业化人员队伍,积极送贷上门,坚持阳光信贷,助力广大小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村商户等小微主体实现致富梦想。自2007年小额贷款开办以来,截至2020年末,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超过5万亿元,服务4000多万人次、1000多万客户,笔均金额仅为10余万元,农户覆盖范围较广。
邮储银行是城乡要素流动的重要桥梁
邮储银行的网络不仅深入乡村,而且广布城镇。多年来,邮储银行充分利用“城乡一张网,全国一盘棋”的资源禀赋,依托邮政集团“商流、物流、资金流”等丰富资源,通过城乡协同、总分联动,加强内外合作,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一方面,以综合金融服务和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为抓手,积极为农村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新创业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助力城乡产品、人才、资金等要素高效流动,推动生猪、主粮、种子等重点农业行业现代化升级和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茁壮成长;另一方面,以农村综合项目开发为抓手,研发了高标准农田项目贷、国家储备林项目贷、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贷等产品,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改善。目前,邮储银行已与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截至2020年末,邮储银行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超2000亿元,累计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近3000亿元。
邮储银行是科技赋能三农金融的积极践行者
邮储银行积极向传统资源禀赋中注入科技力量,主动应用大数据、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电子签约等先进技术,加快推进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变革传统服务模式。在农村地区,邮储银行大力推广手机银行,发展便捷支付和线上贷款,通过让数据多跑路、用户少跑路,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目前,邮储银行已实现基于移动展业的小额贷款全流程数字化,银行人员可携带移动设备上门服务,当场办理业务,最快可当场签约放款,真正将“窗口服务”变为“门口服务”。截至2020年末,全行县域手机银行客户近2亿户,占全行手机银行客户数量的比例超60%;小额贷款全年累计线上放款笔数占比超过90%。
谱写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十四五”时期,邮储银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推进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新模式,努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强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加强党委对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健全党委、三农金融服务管理委员会、三农金融事业部三层组织体系,建立党组织书记服务乡村振兴基层联系点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三农金融政策支撑体系,提升考核精准度,强化各项政策支撑力度。加强人员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三农金融服务一线锻炼才干,优先任用长期扎根农村、工作成效显著的基层人员。加大培训力度,给予政策支持,确保三农金融队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保持全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定力、动力、活力。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框架和实施路径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监管部门要求,结合邮储银行自身资源禀赋,编制“十四五”时期邮储银行服务乡村振兴规划纲要和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方案两大指导性文件,以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发挥“线上+线下”协同、邮银协同两项优势,搭建农业农村大数据、银企银政对接、邮银协作三大平台,对接农户与信用村、农村资源、政府政务、邮政集团会员四类数据,建设县域农村生产经营、日常消费、涉农产业生态、邮政集团协同、农村政务五类场景的“12345”工作框架,明确实施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县域地区移动支付场景建设、线上产品提升、“邮E链”平台、政府数据采集和对接、乡村振兴公司业务生态版图、与邮政集团协同的惠农合作、与邮惠万家直销银行母子协同的三农生态建设、三农金融数字化风控、三农金融品牌建设十大核心落地项目。
加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金融帮扶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支持脱贫摘帽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已脱贫人口增收致富,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新创业和进城务工人员等乡村振兴重点群体,聚焦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乡村建设行动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城乡联动优势,深化与政府、企业、协会、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五大平台的合作,积极参与农业农村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因地制宜创新产品服务,拓展抵质押物范围,大力发展产业链综合金融,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支持打好种业翻身仗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加大农村项目综合开发金融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改善,助力农村生态宜居。“十四五”时期,邮储银行将力争涉农贷款投放金额每年不低于5000亿元。
科技赋能重构邮储银行网络优势,为农村地区提供便捷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
以科技赋能强化数字赋能、场景赋能,加快网点转型,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内部外部协同合作”的三农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拓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改善服务体验,让农村地区享受更优质的普惠金融服务。强化数字赋能,通过整合银行内部数据、对接政府和企业等外部场景数据以及以信用村建设为抓手的线下数据采集等三大渠道,加快建设高质量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立三农数字金融核心数据库,为亿万农户精准画像、主动授信、提供综合服务。强化场景赋能,优化手机银行功能,丰富手机银行涉农应用场景,加快在农村地区推广手机银行,把手机银行打造成三农金融服务综合应用平台,使其成为广大农民的“随身银行”。充分利用邮惠万家直销银行体制机制的灵活性,发挥其金融科技、敏捷开发和数字化运营等方面的优势,母子协同创新三农金融服务模式;持续加强与邮政集团协同,积极解决农村“融资难、物流难、销售难”问题;加强与外部平台协同,将金融服务嵌入农村政务、教育、医疗、康养、旅游、电商、农资购销、特色产业链群、专业市场和商圈等应用场景,通过打造众多三农服务“小场景”,构建三农服务“大生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十四五”时期,邮储银行将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定位不动摇,持之以恒,接续奋斗,努力在三农工作新篇章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杨青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蒙ICP备18006029号-1
电话:139-4719-0357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copyright i北方网 All rights reserved